感受能力是人性裡最珍貴的溫度。
生態環境不一樣了,現在看新聞、看社交動態,總是忍不住就滑到留言那裡看,無疑是比較精彩的,就像看著人性大雜燴,看著一個個非常直白( 或白目 )的想法。留言的人和看留言的人都一樣在挑動著自己的神經線,產生的反應就像蝴蝶效應,很難有一個理想的句點。
剛看完的白蓮花影集,就是在說「 焦慮 」這件事。多條支線平行並進的典型群戲,圍繞著不同狀態、不同階級、不同族群的焦慮,可想而知看的過程會有多焦灼。
結局說明了一點,有些生命會永遠困在同一個結局裡,而好事也總是發生在加倍的當頭棒喝之中。無論如何,過程中一定有選擇的機會,而這個選擇不擔保會讓你從此過上另一種好的生活,但至少能夠讓你當下的坦然與妥協,守住最基本的個人尊嚴。
要和優越的世界對抗,你必須接受到最後還是要眼睜睜看著壞掉的人重新組織得好好的。
我不算工作狂,但只要一接到工作,自然而然地就會傳達一種甘願辛勞甘願死的態度,而當這樣一種自我既定認知下維持的狀態在消耗中成為病態後,我就開始了漫長的分裂過程。裂變的部分通常都是自己給自己的慰藉,但無論分裂到哪一個人格上,不過是當下的求存伎倆,試圖矇騙自己和所有對話的人,彷彿表面看起來感覺良好就是了。
後來有一段時間,我發現原來太放鬆、過得太優渥也會讓內心的焦慮蠢蠢欲動。一來可能是對未來的不確定性,但更大的部分是我硬硬把自己擺到了不對的位子上,忘了遲早要回到原來的位子上,而且那些回到來還是一樣的現實,我壓根就沒有準備好要如何去面對。
在忙碌中焦慮,在悠閒中也焦慮;現在的我,則是在焦慮中告訴自己:真的不重要。
還記得前一陣子朋友傳來訊息問我有沒有時間聊個天,我說好啊,結果他竟然傳來一條 ZOOM link,我當下直回也太造作了吧是要截圖發帖?然後我們就在電話中聊了一個下午。看吧明明可以很簡單的事,卻總是戒不掉儀式感。好啦,只好當他是怕忘記我的樣子好了。
對我來說,就算不是親人,任何投契的關係,一個人對一個人的關心都應該是非常私密的。我一直都覺得越是公開的內容越不真實,人總是低估( 或其實是故意裝看不見?)自己的算計天性 —— 那窮其一生追求的無瑕( 至少端出來的表皮看起來就是 )。
早前看的一部希臘黑色電影《 PITY 》說的是一個討拍成癮的男人,如何在被同情的「 快感 」中走向毀滅的故事,顯然是對時下病態生活心理的調侃。
「 討拍 」是一種癮,但在時下看來這似乎成了一種還活著、感覺存在的證明。任何的上癮之所以危險,在於你失去了控制自己的能力;而當你染上的癮,其情緒反應是建立在別人身上的時候,那將是一個沒有盡頭、只會越陷越深的無底洞。
當社會需要愛的時候,博愛就會泛濫,討一討就有,再被過剩的同情心養出癮。哪天愛的目光從自己身上轉移了,你就只能用更激進的方式去討拍。現有的不夠用就想想新的點子,「 設計 」自己想要的戲碼。當戲越演越大,觀眾自然越養越餓,討拍也就沒了下限。
線上的生活太多太多,很多時候刻意無視不代表不關心,而是希望可以保留一些在現實能夠用上的溫度。像現在無止境的疫情封鎖,還是會等到再見面的那一天,想聊的,想讓對方知道的,都一定會用盡永遠都嫌不夠的時間來說個痛快,那種在( 口罩底下 )口沫橫飛中藏不住的真誠,不是更珍貴嗎?留力這招可不是運動場上專用的,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,凡是都應該有所保留。
人生很短,過不好的日子絕對不少,如果剛好是體質敏感的人,無聊的小煩惱也就更多了,實在沒必要活在更多的眼皮底下,帶來更多避不掉的攪擾。生活走到現在這一步,每個人都不容易,真的真的都應該過好自己和自己的每一刻。
如果必須從最近看的電影中選一幕讓我感動好久好久的戲,我覺得是家庭小品《 CODA 》裡聾爸爸摸著健聽女兒的聲帶 「 感受 」其歌聲的那一幕。
我相信每個人都有覺得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時候,而自己同時也有很多時候不是太確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。當沒有方向,我們就會隨意飛,或順著當下的感受緊緊握死那個感覺安全,或讓大家都覺得安心的救生圈,想說至少眼下的狀況沒有變糟就好。
問題是,成長中因勇敢而美麗的階段,一生中可能就只有那麼一次,因為「 等著事情變好,只會變得更糟 」 —— 這是走到人生只能回眸擁抱遺憾的那一刻,你才會知道的真相。
一個多數群體的人,活在少數群體的家庭裡,承受著愛綣上的束縛,只因為她活在總是不夠仁慈的現實世界裡。這時候愛又成了選擇題,而不變的定律是「 愛 」就是最終的答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