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禁區的人權革命。




如果暫且略掉制片人 Peter Jackson 的名字,那麽 “低成本高素質;低姿態高實效” 的《 第九禁區 》( DISTRICT 9 ),絕對是今年票房黃金檔 “小刀鋸大樹” 的最佳例子。

影片采以 “病毒式營銷策略”( Viral Marketing )作線上宣傳造勢,並以 “偽紀錄片”( Mockumentary )的模式貫穿全片,是南非導演 Neill Blomkamp 的首部長篇作品,也是南非不知名演員 Sharlto Copley 讓人驚艷的演藝生涯第二部( 也暫且唯二 )登大銀幕作品,評導論演皆可豎指贊嘆,而我觀賞的那一個場次,甚至有人擊掌喝彩。

《 第九禁區 》的 “前身” 是導演曾於 2005 年膺年度優秀科幻短片的 6 分鐘 30 秒紀錄片形態作品《 Alive in Joburg 》,並於長片的前導部分作延長雕啄,惟男主角 “變種” 後的精髓戲碼,才是驚心動魄的重頭戲;透過 “蝦怪”( 片中外星生物被稱 “Prawn” )遭遇的鉗制及隔離境況,討伐人性的衰敗。

片中的外星族群於 28 年前移居地球,惟地位如同低等種族,被隔離在劣境地域 —— 第九禁區,當中有兩名友好的成年 “蝦怪”( 其一被命名 Christopher Johnson )及其幼兒,忍辱負重地耗了 20 年光景,伺機反抗不合理政策,鉆研一項 “廢物循環技術”,成功提煉出可望讓他們登上停駐於高空而惹民怨的巨型飛船,並引領同僚重返 “家園” 的黑色液體 ⋯⋯

Wikus van der Merwe( Sharlto Copley 飾 )是地下機構 MNU( Multinational United )高官的女婿,享特權並升職後,即被派遣執行遷移逾 180 萬 “蝦怪” 遠離約翰內斯堡 240 公裏至 “第十禁區” 的艱巨任務。他主張以和平談判姿態,去說服這些 “寄居生物” 簽下同意搬遷書,與一眾噬殺 “蝦怪” 的蠻橫士兵顯然不同道;而這些殘暴的士兵,又得抗衡區內尼日利亞 “黑勢力” 的核武挑戰,旋即引爆的腥風血雨,盡顯人心險惡萬象 ⋯⋯

當 Wikus 找上智高的 “蝦怪” Christopher,歷經了生命最不可思議的一次人性拔河戰役,命運也急轉驟變。從一朝得誌的 “談判專家”,到躺在床榻上變身 “實驗品” 待剖,後淪為通緝犯而迫於留宿禁區並吃貓食罐頭,甚至被誣蔑強奸 “蝦怪”,慘遭愛妻誤解之余,也被霸占禁區的尼日利亞惡棍嘲諷,乃至施暴意圖砍下他的 “怪手” 作武器研發;心急如焚之際,並親睹外星生物屍遍實驗室,更被 “借手” 槍擊 “蝦怪”,身心靈連番重創 ⋯⋯

然體內湧流的 “變種血液”,及身陷險途的 “良心發現”,總算迫使他幹下一場轟轟烈烈的 “抵命搏鬥”,掙回自身的尊嚴,更讓肩負起 “拯救族人” 使命的 Christopher,目光篤定並鐵齒許下 “3 年後一定會回來讓他恢復原軀” 的承諾。

《 第九禁區 》的精彩之處,在於紀錄片形態的 “真實感” 鋪陳,不著突兀痕跡之余,也不耍弄《 Cloverfield 》、《 Quarantine 》、《 The Blair Witch Project 》等一幹恐怖片瞎造驚悚氛圍的 “抖功”;再加上影片無論是含載南非 64 年種族隔離的旨意,或被指影射美國傳聞中針對外星人專案而架設的 “第 51 區”,都是寓意深遠的 “人權革命”,絕對發人深思。

此片為了營造民眾 “意識上” 的 “代入感”,在北美主要城市的巴士站、建築物等廣告投放區,乃至 “線上造勢”,皆進行了鋪天蓋地的 “偽式宣傳”,貼圖上並附 “叩應專線”,求 “真” 之 “偽” 作堪稱一絕,票房數字也顯示這項宣傳策略確實湊效,而最難能可貴的,則是影片 “質感兼備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其中一款 “偽式海報” 的標語:Everyone Deserve Equality(每個人都理應享有平等權利),簡而言之的呼籲,投射於現實社會,可說是一眾 “被標簽份子” 的心底喊話。

也許影片一開始采以攝錄形式的訪問片段,會讓不少人忐忑不安,誤以為 “又” 是一部看了會頭昏腦漲的作品;也或許有人一見 “蝦怪” 橫行,即感到啼笑皆非,但隨著緊湊而教人屏息的劇情扭轉,全片凝聚了一股低氣壓,持續至終場的 “鐵花寄情”,可謂直搗人心最深處,並對影片埋下的續集伏線,寄予期待,這大概是影片又一精心設計的關鍵點了。



【 刊於:30-08-2009 | 星洲日報 | 快樂星期天 | 眾聲喧嘩 】
SUBSCRIBE | 訂閱此部落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