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間偶像 vs 官方明星




30 年代的美國,百業蕭條、社會動蕩、民生困苦、治安敗壞,其中 1931 至 1935 年間,更是 “全民公敵” 橫行的年代( Era of Public Enemies )。黑道崛起,勾結腐敗的政客,建立犯罪王國;亡命之徒連連向警方宣戰,攻撼潰不成軍的執法人員。

當時,出了一名 “傳奇大盜”,他是惡名昭彰的銀行悍匪,卻也被飽受經濟迫害的人民封為 “民間英雄”,更讓 “盜界同仁” 頂禮膜拜;他的名字叫尊狄淩格( John Dillinger ),縱使橫行無忌的犯罪亡途僅持續了 13 個月,卻足以名留史冊,被偏離正軌化地標簽 —— “劫富濟貧的俠客”。

PUBLIC ENEMIES 》乃改編自小說《 人民公敵:美國最大的犯罪浪潮以及聯邦調查局的誕生,1933 至 1934 年 》( Public Enemies: America's Greatest Crime Wave and the Birth of the FBI, 1933-34 ),源自真人真事,惟影片劇情的虛實成份存在眾說紛紜的爭議性;由符合主人公強悍不羈型格的尊尼特普( Johnny Depp )行盜,再陷正義迷思的 “蝙蝠俠” 克裏斯丁貝爾( Christian Bale )迎戰,“奧斯卡影後” 瑪莉詠柯蒂亞( Marion Cotillard )則飾演大盜情人。

智勇雙全的尊狄淩格,穿州過省四處犯案,遊刃有余地穿梭於各地銀行,總能施以妙計逃過追緝,正如擅於緩急有致處理鬥智鬥勇寫實情節的導演麥可曼恩( Michael Mann )所言:“他是美國史上最厲害的銀行搶匪。”

他從不刻意隱藏自己的行蹤,卻總是能在警察的圍追堵截中絕地逢生;縱使就擒入獄,最終也能不驚不慌地高調越獄,以命唬弄技遜一籌的追捕特工;甚至在無人不曉的通緝高峰期,竟能光明正大地 “拜訪” 聯邦調查局,並玩味地問了局內怠工圍觀足球賽的探員們賽事比分,然後在無人意識到頭號犯人 “送上門” 的諷刺情況下,緩步離開 ⋯⋯;而以他為首的幫派成員,既狡猾也狠勁十足,火力更是強比警力,他們擁有當時最先進的自動步槍,並以福特 V8 汽車作逃逸的交通工具,“高姿態” 挑釁衰敗的官方。

童年的家暴陰影,以及青少年時期因偷竊而判重刑,可說是造成狄淩格身心呈反彈的 “制度迫害”。他在其中一次行盜,更叫被他挾持的銀行職員把私人錢財擺邊去,直撂:“我們不是來搶你的錢,我們是來盜銀行的錢!( We're not here for your money sir, we're here for the bank's money. )”,憤世嫉俗之意表露無遺。而這兩句犯案旨意鮮明,卻讓同行對其 “善意罪行” 嗤之以鼻的對白,乃巧妙引用自麥可曼恩 1995 年的代表作品《 Heat 》。

如果說狄淩格是 “民間偶像”,那克裏斯丁貝爾扮演的梅爾文帕維斯( Melvin Purvis )則是 “官方明星”;除因其功績為人津津樂道,更重要的是,他是當時另一位重量級人物 —— FBI 局長埃德加胡佛( J. Edgar Hoover )試圖力挽狂瀾的 “棋子”。

胡佛成立的聯邦調查局,是美國史上第一個全國性的警察單位,然而其效率卻遭到一眾國會議員的質疑,再加上他厭惡狄淩格撈偏行盜反而掠獲民心的 “逆潮”,於是任命形象良好且除惡有功的帕維斯為芝加哥區的掌權人,授令務必使盡任何手段擊垮黑幫勢力,縱使非法逮捕乃至大開殺戒,也要將狄淩格逼上絕路 ⋯⋯;惟官場暗鬥地雷四伏,帕維斯最終雖因狄淩格伏法而領功,卻也招惹胡佛眼紅,不得善終。

當然,無論是 “公敵時代” 造就了美國聯邦調查局( FBI )的威望,或狄淩格於 1934 年被 “紅衣女人”( 根據資料記載,是人工照明把她的橙色裙子染紅 )出賣而慘死街頭,都有史實根據,否則少了這 “邪不勝正” 的戲碼,影片要登陸大馬影院,可有一定難度呢。

“盜亦有道” 的狄淩格對同僚講義氣,談情說愛雖狂妄而偏執但情深意重。他對法印混血女子比莉弗蘭榭( Billie Frechette )一見傾情,為她披上溫暖皮草一刻起,堅信她會是追隨他浪跡天涯的紅顏。他不隱瞞盜行,用誠摯解答女方的疑惑;明知警方用愛人作餌,也在她哀求別再見面之際,守諾試險;目睹愛人遭強行拘捕而無力援救,流露鐵漢柔情;中彈倒地,更在咽下最後一口氣前,以定情之舞的曲名《 Bye bye, Blackbird 》遺話訣別。

瑪莉詠柯蒂亞的戲份不多,原以為她只是一般陽剛影片的柔素調劑,但在兩位紮根穩健的男星交出合格以上的佳演下,她憑著遭受庸警淩辱及終場獄中淚崩的兩場溫火得宜演出,成了全片 “情緒最飽滿” 的亮點角色。

導演采以 “紀錄片形態” 重現舊時代風貌,從服飾、搭景到色澤皆講究實化,“逼真的音效” 則讓沒有如期緊湊但至少利落的槍戰場面,彌漫陰沈氛圍;至於貫穿其中的老旋律,則勾勒影片的 “藝術經典面相”。

狂迷說,狄淩格是 “為社會而死”,而當歷史印記投影於現實社會,似乎折射出一道 “惡性循環”,官方腐敗的寫實面,古今中外皆然;只是這個年代,沒有狄淩格。



【 刊於:02-08-2009 | 星洲日報 | 快樂星期天 | 眾聲喧嘩 】
SUBSCRIBE | 訂閱此部落格